这是清小清2024年第【153】篇推文
“主题教研为老师们搭建了探索、分析和交流的宝贵平台。执教教师深入研究了‘教学练评一体化’,并进行了精彩展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研究范例。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借此平台,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刘洪超校长在主题教研活动中讲到。

近日,恩施清外小学举办了一场教学研讨的盛会,以“教学练评一致性的单元统整教学”为核心,践行了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展现了党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中,秦珊老师和吴艳华老师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呈现了单元统整教学的魅力。秦珊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通过构建“神话故事传讲人”的大情境,将学生引入神话的殿堂,不仅传授了文本知识,更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她运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神话的海洋中遨游,通过讲述、创作等活动,实现了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吴艳华老师的《松鼠》一课,则是一次科普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完美融合。她以“科普研学”为主题,设计了从天文馆到动物馆,再到表达馆的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松鼠的科普知识,通过对比阅读、信息梳理、语言赏析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技巧,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吴老师巧妙地运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了学生自我反思与调整,实现了评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数学学科中,邓云鹤老师和吴丹老师的课堂同样展现了教学练评一体化的高超技艺。邓云鹤老师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分饼”为教学载体,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分数的产生与意义,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他运用实物操作、图形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直观概念,同时设计了层次分明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新知,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邓老师还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倾听学生的思考表达,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吴丹老师的《植树问题》则是一次数学思维训练的盛宴。她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导学,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构建数学模型。吴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中逐步深入,通过“遵从”到“整合”、“回避”到“直面”、“帮扶”到“放手”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精神。她注重表现性评价,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表达能力。

英语学科中,张丽君老师的课堂同样精彩纷呈。她执教的《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A Let’s learn&Let’s talk》,以整体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感知、体验、运用等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能力,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境对话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她运用动态评价的理念,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即时的反馈与指导,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与调整,实现了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





课后,执教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与说课,各学科教师代表也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评议。备课组长在总结点评时,还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指导,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方向。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展示与交流,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与升华。恩施清外小学的教师们以专业的教学素养、创新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实践,诠释了“教学练评一致性”的单元统整教学理念,为打造高效、生动、富有创造力的课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示范。未来,他们将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来源:恩施清外小学部 研训处
责编:吴张正达
审核:田恒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