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季学期教师培训


全员“组队”充电

“卷”出新高度




律回春渐,学程再启。2月7日,恩施清外高中部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教师培训会,开启新学期教育教学新探索 。




1


深耕:爱与成长,智慧同行 


爱与共情:教育的温度

政治教研组李严老师以多维视角阐释了教育中爱的双重维度。她认为,社会冷漠现象的本质在于爱的能力缺失与共情机制的弱化。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持续的情感付出与共情实践,来实现自我关爱与育人能力的协同提升。在教学实践层面,李老师系统总结了三维提升策略:通过课程活动的情景化设计构建情感场域,借助跨学科元素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依托常态化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李严老师生动演示了如何将生活美学与人文关怀转化为教学资源,以及在应对教学困境时如何通过批判性反思实现认知跃迁。这些实践智慧不仅印证了情感教育理论的内在逻辑,更彰显了当代教师应有的双重自觉——既要成为教育场域的情感联结者,也要做教学创新的躬身实践者。


教学实践:探索与成长

政治教研组田红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阐释了职业热忱与教育责任之间的内生性关联。她提出课堂教学的双重定位策略:在知识传递维度,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需建构教学权威;在情感交互层面,主张建构适度亲和的师生交互模式,实现专业边界与人文关怀的辩证统一。为实现教育关系的良性发展,她形成了特色化实践方案:通过实施表现性激励制度激发学习动机,借助组织教育性非正式互动深化情感联结,依托开展发展性学情追踪实现精准育人。




此外,田老师系统阐述了教学范式转型的三重路径——从单元教学法迭代到跨年级备课资源开发,再到建立能够发现问题并提供反馈的评价体系。这些做法展示了她在教学上的创新和专业精神。



2


破局:大单元教学,创新引领未来


语文备课组长陆玲老师分享了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她以具体单元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集体备课实施路径,强调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协同备课已成为提升教学效能的关键抓手。"大单元教学不仅是对知识体系的重新架构,更是对育人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陆老师认为,通过教学实践反思与考试质量分析的双向互动,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集体教研中,教师通过经验分享、资源共建等方式,实现教学能力的协同提升。






3


领航:使命担当,共筑教育新篇 


聚焦集体力量,深耕备考策略

副校长杨平系统阐述了基于集体备课的学科建设策略。他深入剖析了集体备课的核心要素,包括目标定位、时序规划、角色分工等操作维度,强调集体备课是教育智慧集约化生成的重要平台。通过建立"周周研"机制(每周固定3小时),为教师搭建深度对话、思维碰撞的专业共同体。"集体备课不是简单的任务分配,而是教育智慧的共创过程。"他特别倡导建立"容错性"教研文化,鼓励青年教师勇于创新。




副校长杨平鼓励备课组开展试题专项教研,"高质量的试卷不仅是检测工具,更是教学改进的指南针"。他强调,备课组要从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


顺应时代浪潮,革新教育理念

在总结讲话中,总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邓兴普阐述了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对激发教育内驱力的重要意义。他特别强调,青年教师作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在教育教学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科技革命重塑社会结构的背景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总校副校长、高中部校长邓兴普强调以系统化思维推进改革顶层设计,以精细化标准提升教学质量,以专业化路径促进教师发展,以个性化方案培育学生潜能,以多元化维度评估办学成效。他希望全体教师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共同谱写恩施清外高中部教育教学发展的新篇章。




人勤春早,春华秋实。恩施清外高中部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凝聚教育智慧,汇聚改革力量,用专业的情怀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用创新的实践回应时代的育人命题。



 你好,2025

编辑|舒波

编审|金鹏飞  审核|谭攀

签发|邓兴普

热线|0718-8269086 8269978




恩施清外高中部 | 教师培训!这场“充电局”很上头

校园新闻
创建时间:2025-02-24 10:52